第(2/3)页 这一口下去,感觉一股暖意从胃里散向四肢百骸,浑身舒坦。 冬天喝一碗鲜美的牛肉汤,那可太美了。 难怪那么多人进店先点一份跷脚牛肉。 喝了几口汤,胃口立马被打开了,他开始尝里边的菜。 片大薄软的牛肉太鲜嫩了,烫的火候把握的恰到好处,多一秒就得老。 毛肚脆嫩,牛蹄筋软糯,最惊喜的当属牛肠,口感耙软中有带着些许弹牙的口感,在那干辣椒蘸碟里一蘸,美得哦! 没错,这份跷脚牛肉的点睛之笔其实是那份干辣椒蘸碟。 捣碎的粗颗粒辣椒面,香辣为主,带点咸味和微微麻味,让原本清淡的汤菜,一下子变得热辣起来,风味十足。 就连垫底的莲花白,吸饱了鲜美的牛肉汤后,也变得脆甜起来。 孔国栋吃得连连点头,难怪《四川烹饪》杂志的副主编会被惊艳,这跷脚牛肉确实美味且极具特色啊。 牛肉汤不稀奇,但很少有人拿牛杂来煮汤,如何去掉牛杂本身的膻味很难。 这汤里放了多种香料和中药,完美压住了膻味的同时,起到了提鲜增香的效果。 作为一名厨师,他深知这对厨师的基本功和能力有着怎样的要求。 周砚还是太全面了。 这时,他点的麻婆豆腐也上来了。 麻婆豆腐是川菜中的明星菜,名气极大,据说在海外也有着非常大的名声。 乐明饭店的菜单上就有麻婆豆腐,不是孔派厨师做的,不过他作为饭店经理,还是提过几回意见,但味道一直没有明显提升。 没办法,厨师能力有限,只能做到这种程度。 味道也还过得去,糊弄一下没吃过正宗麻婆豆腐的客人够用,菜单上也需要这道菜来撑一下场面。 而周砚做的这份麻婆豆腐,看起来可就太正宗了。 亮汁亮油,白里透红,绿色的蒜苗和牛肉臊子点缀其间,面上撒了一层薄薄的胡椒粉,看起来相当诱人。 打眼一看,跟陈麻婆豆腐端出来的几乎没有两样。 孔派的代表菜有很多,但确实没有麻婆豆腐这一道。 师父说过,这菜颇考验调味的功夫,他跟孔大爷研究了几回,觉得做的都不是那个味道,后来也就作罢了。 他今天一个人吃,拿着调羹舀了一勺,直接喂到嘴里。 刚出锅的麻婆豆腐,主打一个烫! 随后麻、辣、鲜、香、嫩、脆、烫、整汇聚而来! 烫嘴,但太香了! 孔国栋都忍不住想要惊叹,这一点不比陈麻婆豆腐差啊!甚至让他有种周砚做的更正宗的错觉。 麻辣鲜香都入了豆腐之中,口感极其滑嫩。 牛肉臊子是酥软酥香的口感和味道,配上青蒜苗的独特香味,味道简直不摆了! 孔国栋给自己打了一碗米饭,就着麻婆豆腐扒拉了一大口。 太香了! 这才是正儿八经的麻婆豆腐嘛! 他们乐明饭店的那叫啥子?顶多算是臊子豆腐。 就着麻婆豆腐,不时来一口跷脚牛肉汤,一会就下了三碗米饭,吃的孔国栋满头大汗,吃撑了。 把盘子里最后一勺麻婆豆腐喂到嘴里,孔国栋满足的靠在了椅子上,太舒服了。 这麻婆豆腐味道实在是太好了! 这道菜,多半又是周砚从菜谱上学来的。 因为嘉州找不出第二位能把麻婆豆腐做的这么好的厨师。 再看旁边几桌的客人,端着碗扒拉米饭,吃的一个比一个香。 当了几十年的厨师,客人的表情是不会骗人的。 只有吃到真正觉得美味的食物,脸上才会露出由衷的笑容,嘴角会不自觉的上扬,因为确实吃的很高兴。 孔国栋既高兴又惆怅。 以周砚的天赋,将来绝对会成为新一代的嘉州名厨,甚至名动四川。 而这样的天才,却注定与乐明饭店无缘。 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惆怅的事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