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所以,你为了哄章真人,搞出了个化神功法。为了哄妹妹,弄出了个新式通鉴?” 大学岛,靠着九章算阵的一个偏殿中,轩华夫人盯着手中的通鉴,朝郑法问道。 语气古怪,甚至带着沮丧。 不单单是轩华夫人在殿中。 九山界凡是元婴之上的修士,都在此间。 庞师叔与黄师叔站在章师姐身旁小声说着话。 青木宗的熊长老和宋掌门手中也拿着通鉴,正在好奇摸索。 谢晴雪和萧玉樱站在一起,韩老在两人身边,闻言也看着郑法,目光疑惑。 殿中一角,蛟无忌和血河老祖安静低调地站着,显得不大合群。 郑法先朝庞师叔问了句:“所有弟子都回来了?” 庞师叔脸色郑重:“回了,韩奇他们最晚,昨日才到。” 郑法轻轻点头,见轩华夫人依旧举着通鉴看他,才笑道:“倒也不全是如此,凑巧而已,我之前对这通鉴,就有许多想法,只不过因为造化玉牒未能完善,耽搁了。” 他以造化玉牒作为本命法宝,可不是为了搞八卦论坛的。 只是之前他修为不够,又没有可用算法,想要搞出个服务器,实在力有不逮。 轩华夫人闻言,死死盯着他的脑门,目光有些奇异: 郑法只觉脑门微凉。 这九山第一炼器师,好像有点想掀开自己的头盖骨。 庞师叔见轩华夫人如此,自然也明白这通鉴不简单,脸上满是好奇:“这新通鉴,有什么不同之处?威力很大么?” 如今整个九山界,除了郑法,也就轩华夫人这个通鉴制造者,了解这新法器的全部作用。 连章师姐都看着郑法,眼中好奇。 “没有任何攻伐之能。”轩华夫人先是摇头,接着笑道,“可这通鉴,大概会成为整个玄微界,流传最广的法器。” 她顿了顿,又道:“我敢说,日后所有玄微修士,可以没有任何法器法宝,都不能没有通鉴。” 这断言过于肯定,甚至令人难以置信。 连谢晴雪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她手在通鉴上轻轻一点,就看到了界面上六个图案,这些图案线条简单,近乎幼稚,简笔画似的。 谢晴雪轻声道:“是因为这六个图案?” 轩华夫人没回答,而是看向郑法,郑法心神一动,造化玉牒自丹田飞出,在众人头顶,投射出一面丈高光幕。 光幕中,正是谢晴雪所言那六个图案。 “这六个……我叫它们应用。” “应用?” 郑法看着光幕中的六个应用,眼神满是怀念: 当年他刚刚知道有智能手机这个东西的时候,心中的震撼,比如今轩华夫人多了十倍不止,只觉得这就是神仙造物。 轩华夫人所言的未来,在现代就是现实。 “这六个应用,可以说是通鉴六个新功能。”郑法先是点开右上角的一个应用,解释道,“这便是九山论坛,没什么变化。” 众人都是玩老了论坛之人,看着那熟悉的界面,都不觉得新鲜,庞师叔追问道: “那其他五个呢?” “其他五个应用中,有两个就像是九山论坛一样,专供九山宗弟子使用。” 因着智能手机,不对,新通鉴对这些人都是新玩意,郑法解释得尤其详细: “最左边这一个,是远程课堂。” “远程课堂?” 这个词对这群玄微修士来说有些古怪,但理解起来倒是不难。 庞师叔猜测道:“上课用的?” “对,这远程课堂主要有两个作用。”郑法点开远程课堂,指着新界面朝他们解释道,“第一,是远程授课。” “日后即便是那些在外面执行任务的弟子,也不会错过课程。” “即便没时间,这应用还有课程回放功能。” 庞师叔闻言喜上眉梢,狂点脑袋:“这个好,这个好!我之前还想着我那些弟子天天在外面调查,来不了大学岛,错过了上课。” “以后他们白天调查,晚上学习,就不会耽误了。” 他摸着手中的通鉴,颇有些爱不释手的样子。 显然是为了自家弟子开心。 看庞师叔这表情,郑法猜想,那些弟子,大概,很难笑得像庞师叔这么灿烂…… 他转头继续介绍这应用道: “除了这两大功能,这远程课堂,还有教师答疑,线上研讨会和作业提交等小功能,都很简单,大家慢慢摸索就会了。” 谢晴雪听完这话,像是明白了轩华夫人所言:“只这个远程课堂,对九山宗来说,就意义重大。” 轩华夫人听了这话,却朝她一笑。 谢晴雪眨了眨眼睛,总觉得这笑容中带着些怜悯,像是在看土包子。 她倒是不怒,而是心中有些猜测,看向光幕中另外四个应用。 “最后一个只供九山界内部使用的应用,我叫它论道。” “论道?”谢晴雪轻启朱唇,重复了一下这两个字,语气中是浓浓的疑惑。 显然这两个字太过模糊,让她弄不清楚这应用是做什么的。 郑法笑了下,解释道:“如果说远程课堂,是为了方便弟子们学习的话。” “论道就是……让弟子们相互交流自己的心得或者研究成果所用。” “这不是和九山论坛重复了?”庞师叔插话道。 “原本九山论坛是做这个的,但现在的风气……” 郑法说到这里,看了庞师叔一眼,目光带着些无语。 “……论坛的风气,又不是我……又不完全是我带坏的!” 庞师叔声音越来越低,显然没啥底气。 “论道的话,是给弟子们上传论文所用,评论也只能限制在论文相关。” 九山论坛如今也不是没好处,最大的用处,就是能让郑法吃瓜……不是,是掌握舆情,发现九山宗内部的问题,收集弟子的意见。 至于论道在郑法心中,就有点像现代的论文预印本网站,比如arXiv。 “论道的主要用处,是为了培养弟子中的研究风气。这个应用可以降低弟子们发表论文的门槛。” “《仙道》不宜收录太多论文,即便是加上其他几种刊物,能发表在上面的论文也有限。” “而论道的门槛却近乎于无,还能加强各弟子的学术交流。” 其余几人听着,也明白了郑法的想法,纷纷点头。 “章师姐,我准备每个月在论道设立善功奖励池,给一些有潜质或者影响大的论文作者。” 章师姐听了这话,皱眉看向郑法,问道:“为何如此?” “自然是鼓励他们研究。”郑法解释道,“具体多少善功,师姐你可以自己估算。” 说到这里,郑法又叹了口气:“这样,也能促进各弟子分享自己的独门知识。” 九山宗弟子,还是更偏向于玄微修士的理念,很多人喜欢敝帚自珍,不愿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独家心得拿出来。 奖励善功,实则是不得不为,以利相诱。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