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谢老汉坐在房间里,房门外,传来儿孙们的小声嘀咕。 “镇上的学校建好了?” 是他大儿媳的声音。 “建好了。”他大儿子说道,“九山宗仙人专门来建的,一个时辰就建好了,三进的院子,漂亮得很。” “真是神仙!” “小点声,咱爹不爱听咱们说九山宗!” 谢老汉眨了眨眼睛,没说话。 大儿媳停了片刻,声音不仅不降低,反而又还大了三分: “不爱听?可村里的人都爱听!” “没九山宗,家里哪有自己的田?” “没九山宗,小三哪有学上?” 他大儿子听着,也像是没法反驳,只是无奈道:“我又没不让你说,我就让你小点声……” “我知道咱爹服侍过仙人。”他大儿媳又道,“可他那个少爷,一辈子来看过他么?管过咱么?你见过么?” “九山宗的仙人,可是十天半个月,都要来镇上一次。” 大儿媳这么一说,他大儿子也像是无话可说了,最终只憋出一句:“你别当着爹的面说。” 谢老汉眯着眼睛,望着窗外又红又圆的日头。 他看这日头已经看了几十年了,从来都是这样,没变过。 …… 又过了十来日。 谢老汉坐在屋前,想着前几天越发着急,骂他无能,甚至将他扇了一巴掌的少爷,眼中无神。 两个小孙子村外一路朝家小跑。 “爷!” “唉!”谢老汉笑了起来,问道,“学校好玩么?” “好玩!”小四大叫道,“爷,我会写谢字了!” “真的?” 谢老汉心中一抖。 他虽然出身仙族,却只是个仆人,没资格上家学。 出来管事的时候,也只是个小头头,好不容易学会了打算盘,可还是没处识字。 “我写给爷看!”小四拿着树枝,花了好半天时间,在地上写了一个他有些眼熟的字,“爷,你看写的好不好!” “好!好!”谢老汉眯着眼点头道,“方方正正,好看!” “先生也说我写得好!” “九山宗来的先生么?” 小三插话道:“嗯!先生可和气了,说咱们好好学,以后成绩好的,还能去当仙人!” 他说完,慌忙捂住了嘴巴,望着谢老汉道:“我忘了,爷不喜欢仙人!” 谢老汉伸手摸了摸小孙子的额头,想了想,说道:“爷是没见过这样的仙人。” 两个小孙子眨着眼睛,似懂非懂。 谢老汉却像是没在跟他们说话,而是在自言自语: “爷活了一辈子,没见过这样的仙人。” …… 让谢老汉没见过的事情,一件接一件。 “建厂?” 饭桌上,他二儿子说起来个没听过的新鲜事。 “什么叫建厂?” 谢老汉二儿子像是打听清楚了:“就是大作坊!特别大的作坊!” “九山宗的仙人到处转了一圈,说咱们这里的鱼好,虾好,说要试试养鱼,养虾!” 谢老汉点点头,终于开口了:“是好,仙人都爱吃,说有灵种的血脉,还要咱们去上供来着。” “我以前在外面走的时候,咱们这里的鱼虾,最好卖,就是精贵,寻常人寻摸不到。” 他二儿子听他接话,声音更大了:“九山宗仙人说,咱们这里的鱼虾都是宝贝,要是能养出来,以后日子就更好过些。” “说是可以腌了往外面卖,还能做酱,还能直接卖新鲜的!” “卖不出去,自己吃,也很好。” 大儿媳是个精明的,立马说道:“要是开作坊,不是要招工?” “是要招工!不过不多,九山宗仙人们说,得先试试,看看能不能成。” 大儿媳表情有点失望。 倒是谢老汉点着头道:“这是正道,先试试,才是长久的路子。” 饭桌上一静,所有人都看着谢老汉,似乎在诧异他怎么给九山宗说起好话来了。 谢老汉脸一黑,他二儿子赶忙嘿嘿一笑,奉承道:“爹说的是!仙人也说了,说一个不行,咱们这里还有其他的宝贝,总不能一直穷下去。” 谢老汉闻言怔忪,耳边传来儿孙们的议论: “要不让老大老二试试招工?” “试试!田里的活,咱们还干得动!” “小的上学,大的也有了工钱,咱们撑几年,家里日子就好了。” 谢老汉听着听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嘴角也翘了起来。 …… 九山宗的仙人,和谢老汉见过的,听过的,传说中的,真的很不一样。 以前的仙人高高在上,尘世难寻,便是他服侍过的那个少爷,去了仙门,几十年也就回来了两三次。 可九山宗的仙人,却常常在县里面晃悠,也不欺负人,就是四处寻摸,说是在研究什么产业。 后来还有一群识文断字的人,好像不是仙人,来了镇上。 他们或是教学生,或是帮着建厂,又或者就成了镇上的管事的。 这些人虽然说自己不是仙人,可人人都能高来高去,镇上人大着胆子一问才知道,原来在九山宗,凡人如果修不了仙,也能练武。 哦,该叫九山界。 现在谁都知道,仙人都是来自于九山宗的。 没修仙的,就出自九山界,他们虽然不是仙人,但识文断字,会写会算,还会养鱼养虾,懂得比以前镇上最有学问的先生都多。 都是很了不起的人。 “先生说,他们没比我们厉害。”每次听到这话,小孙子都会反驳,“先生说,他们也是上了学,才懂这么多的。” “我们读了书,以后学了武,也能这么厉害。” 桌子上现在都是九山宗的事情。 九山宗的仙人啊。 九山宗来的先生啊。 家里人爱说,谢老汉也听着,再没有回过房间。 ……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