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甚至可能让我们陷入无法自证的困境,成为舆论的众矢之的。” “这样做的话,失远远大于得。” “如果上级领导再介入的话,那我们党委就会极其被动。” “因此,关于提拔的时机,我们必须慎之又慎。” “那么什么时候提拔为好呢?” 宁静自言自语道,“我个人的看法是,我们必须用行动赢得公众的信任与支持后,负面影响被时间逐渐冲淡,社会舆论趋于理性之时,我们才能再行考虑提拔之事。” “在这种敏感时期,必须要谨慎行事,确保每一步决策都能得到充分的考量。” 听到这里,容少伟如醍醐灌顶,他恍然大悟,“还是局长高瞻远瞩,看问题透切,这是我万万不及的。” “我有些目光短浅!” “外界舆论的压力如潮水般涌来。媒体的报道、公众的质疑,如同锋利的刀刃,切割着监狱系统的公信力。” “每一次腐败案件的曝光,都是对我们形象的一次重创。” “我们确实必须正视问题,勇于自我革新。” 容少伟的语气中多了几分沉重,他继续说道:“这些质疑与批评,并非无中生有,更非恶意中伤。” “它们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工作中的不足与漏洞。” “我们必须正视这些声音,它们虽刺耳,却是推动我们前进的鞭策。” “我们需要从每一次失败中汲取教训,从每一个案例中剖析根源,拿出具体切实可行的提拔用人方案,确保我们的队伍纯洁,确保我们的制度完善,让‘染缸’变清,让‘好布’得以诞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