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献计-《盖世双谐》


    第(2/3)页

    作为这支元军部队的大帅,亦卜剌考虑问题的角度肯定和昆都力不一样,当他在大方向上面,即立场方面确认了孙亦谐这人“可用”之后,其他的就都是小问题了。

    像什么摔跤啊、偷马啊……结果这昆都力不是没摔出什么大事儿来吗?马不是也回来了吗?那就算了呗。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啊,在凤仪亭事件后,董卓有把吕布怎么样吗?也没怎么样吧。

    事情撞破的时候都闹得要当场掷戟杀之了,结果第二天李儒来劝董卓把貂蝉送给吕布时,董卓说的啥?“布与我有父子之分,不便赐与。我只不究其罪。汝传我意,以好言慰之可也。”

    连偷人这种事儿,像董卓这样的主……都能“算了”,何况是偷马。

    当然了,从后文来看,董卓是算了,但吕布没算,不过那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且说眼下,亦卜剌喝令昆都力退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保护他,毕竟亦卜剌也知道自己这有勇无谋的爱将真要跟孙亦谐矫情起来,多半还是得吃亏。

    但昆都力可想不到这层,被大帅一喝,心里那是贼憋屈,不过咱前文也说了,他这人很“听话”,亦卜剌下令他不敢不从,于是他一怒之下,就怒了一下……然后还是应了声“遵命”回营去了。

    临走时,昆都力还想用眼神再恐吓一下孙亦谐,但他这一眼瞪过去,只瞧见孙亦谐躲在亦卜剌的背后,反过来在给他上嘴脸,要不是昆都力身强体壮,就冲这小人得志的画面,他也得爆几根血管。

    长话短说,片刻后,兵马回营,孙亦谐则单独被亦卜剌请到了帅帐之中。

    “亦谐小兄弟,坐下说话吧,不必拘礼。”这回呢,亦卜剌的态度自跟前天晚上不一样了,俨然是以礼相待。

    “大帅客气了。”孙亦谐一边落座,一边就应道,“其实亦谐只是在下在中原行走时用的假名,我的真名叫龟田一峰,大帅若不嫌弃,以后可以叫我龟田君。”

    此处孙哥其实是又留了个心眼儿,一方面他想借此进一步坐实自己日本人的人设,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孙亦谐”这个名字此后真的在元军中广为流传,搞出一些不必要的后患来。

    而他这招果然也很奏效,亦卜剌闻言当即点了点头:“哦……原来如此。”回这句话时,其心中对孙亦谐的信任确又进了一分。

    站在亦卜剌的视角看,此刻孙亦谐肯定已经猜到自己要提拔他了,所以这个报“真名”的举动,也是进一步表达投诚之心的正常反应,显得顺理成章。

    “那么……龟田君啊……”亦卜剌道完那句,紧接着就又问道,“上次我倒是忘记问了,以你这身能耐,留在东瀛想必也是一方人杰,为何不在家乡待着,而要远渡重洋,来这大朙呢?”

    “这……”孙亦谐假装进行了一番思想斗争,再道,“唉……这就说来话长了。”这套说辞,他在军营里洗碗的这两天其实早就想好了,“其实我本是一名姓织田的大名麾下的门客,织田将军此人……不仅非常自信,而且野心也很大,他觉得他一统日本只是时间问题,之后还想要染指大朙……于是他在多年前便开始安排一些十五岁不到的少年细作分批潜入中原,用冒名顶替等手段取得中原人的身份,在各地潜伏下来,以作将来不时之需。”

    “哦?就是说,像你这样的人,还有不少?”亦卜剌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