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三 先以最强者试阵-《我有一柄摄魂幡》
第(1/3)页
颍川先生略一沉吟,抚须道:“依我之见,你我若欲行于此界,当以‘理中有道,道中藏理’为宗。”
“此阵既名‘归墟’,理自返本。心若一偏,则理随之倾,理若不正,则界自移。唯守中而行,方可不坠。”
他话音低缓,语调平和,却自带一股清明的理势,恍若每一个字都蕴着天地呼吸。
巫俑听罢,眉目微闪,目中似有异芒流转,淡淡地道:“不错,此法可行。然谨慎无过,我有一物,可先作警戒,以防幻识侵心。”
此话未落,就见得他抬手一引,掌中灰光流转,只见那光气凝聚如丝,顷刻化为三枚墨青圆珠。
圆珠通体无纹,却似内藏星辉。光流潮涌,回转不息,隐约可闻若风若语,似有无形之灵在低吟。
“这是什么?”颍川先生微觉讶然,神识探去,却只觉那珠中灵息如沧海,探之不尽。
巫俑手指一翻,掌心灵焰陡亮,符文隐现,其形非道非巫,半若天篆,半似巫文,二气相偕,恍若阴阳初会,天地再生。
灰光与青符交织,宛若天地交汇之气。
颍川先生就听得那巫俑淡然道:“此乃巫之一途,唤作‘巫渡子’。本是以巫火驭祭、以血识为媒,可警可探。”
“但我以道法易其理,使之脱祭不染,不受巫念之缠,可循灵界之势,自辨虚实。”
言罢他轻尖弹指,一点灵光飞出,顿时三枚圆珠齐齐震动,发出极低的嗡吟。随即光影一闪,化作三道流星般的轨迹,向四方荡开。
每一枚圆珠所经之处,灵光翻卷,虚空波纹荡漾,似有无形界壁被它触开。微声回荡,诡异如梦。
“成了!”巫俑语声简短,目光仍冷。
而眼见那几枚圆珠消散在光流深处,颍川先生方轻舒一口气地道:“走!”
说完只见他袖袍一卷,掌中灵气随念而生,化作一方青玉笏板。笏面平整如镜,微光流转,隐刻‘礼、义、道、心’四篆,字字若有吐霞息,似自生光彩。
只听“咔”的一声轻响,那笏板倏然放大,悬于脚下,灵息如水涌动。颍川先生足尖一踏,整个人便稳立其上,青光自笏心散出,托着他轻轻上浮。
风息未起,然其衣袂自飘,似立于无风之空中,簌然向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