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实在受不了这种苦(6k二合一)-《1984:国宴,你就煮颗白菜?》


    第(2/3)页

    “锅锅,我永远站在你这边!”周沫沫跑到周砚身边抱住大腿,“他们不吃,我们自己来吃!”

    “要得!下回我们自己来吃。”周砚一把将她捞了起来。

    这叫识时务者有饭吃。

    太阳已经快下山,东大街上亮起了一盏盏灯,街上客人来来往往,一个个小摊摊后边已经坐着不少客人,颇为热闹喧嚣。

    “没想到东大街这么热闹了,以前读书那会,这边可没啥人,个体户政策放开之后,市场太有活力了。”周明看着来往的人,笑着说道:“周砚,你把饭店开到这,生意肯定火爆!”

    赵嬢嬢也是两眼放光:“是啊,人可真多,城里人有钱,也愿意花钱。”

    她本来对进城开饭店这事不是很有信心,觉得纺织厂门口就挺好的,周砚一个月能挣大几千块钱,收入相当可观了。

    但看着东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他又有些动心了。

    往家的方向走去,赵嬢嬢忍不住问周砚:“我们是不是把挣钱搞的太复杂了?你看他这麻辣烫多简单啊,煮个高汤当锅底,再调两个蘸碟,把食材切好穿在竹签上,客人自己挑了自己煮,轻轻松松就把钱给挣了。”

    周砚笑着道:“咱们要是开个专卖跷脚牛肉的饭店,搭着卖点蒸菜,口碑做起来,一天也能卖不少,一样能轻松把钱给挣了。

    不过我觉得这不是我的追求,我还是想好好经营一个饭店,让客人进了店能吃到更多品类丰富的菜肴,也能继续磨砺自己的厨艺,不断提升自我。”

    赵嬢嬢听完愣了愣,旋即笑着道:“挺好,就是应该勇攀高峰!才二十岁就贪图安逸和轻松,难不成真的一辈子都做跷脚牛肉吗。”

    周砚接着道:“当然,我也不排除以后会拆分出一些项目来做成单店,跷脚牛肉和卤味,这两个品类其实都很适合单独成店。

    跷脚牛肉只需要把控好调料包和煮肉的时间,品控相对简单,杰哥和海子哥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而卤味店就更简单了,肉由我来卤,租一个门市,每天新鲜现卤送上门,请个墩子负责切卤肉,请个营业员负责称重、收银,一个店就能盘活。”

    赵嬢嬢听得一愣一愣的,看着周砚的眼睛越发明亮,笑着道:“你娃娃可以啊!还能想到这么多挣钱的好办法!都考虑的那么长远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嘛,不过眼下我们还是要先把苏稽的饭店经营好,再慢慢考虑扩张的事情。”周砚笑着道:“杰哥他们那个摊位等于是我们第一个卤味分店,现在每天能卖出去十五斤卤猪头肉,三斤卤牛肉,相当不错的实践。”

    赵嬢嬢信心满满道:“这要是开到嘉州来,我估计生意会更好,连齐老四做的那么难吃的卤肉,一天都要卖几十块钱。”

    “就是!”周砚深以为然的点头。

    赵嬢嬢和周砚母子俩探讨创业聊的火热,周明则背着周沫沫上蹿下跳,逗得她咯咯笑。

    对于金钱,周明似乎一向没有太大的欲望和追求。

    这一点,周砚对他颇为敬佩。

    他是俗人,最爱的就是钱。

    钱能给他最为充足的安全感。

    而他一向很缺安全感。

    如今乘上时代的东风,他早就下定决心,要牢牢抓住更多的钱,让全家过上好日子。

    回去的半道上,遇见一辆卡车停在路边换轮胎,旁边放着一只破了个大洞的旧轮胎,两个穿着背心的年轻人忙得满头大汗。

    周砚和老周同志的眼睛同时亮了起来。

    周砚把车停下,摸出烟笑着上前:“两位同志你们好。”

    俩人刚把轮胎换好,疑惑看着周砚,眼里带着几分警惕。

    “我看你们这轮胎报废了,我想给我妹妹用轮胎做个秋千,不知能不能向你们把这破轮胎买下来。”周砚笑着递上烟。

    “轮胎秋千吗!好棒!”周沫沫凑上前来,两眼放光的看着那破轮胎。

    小家伙小小一只,长得粉雕玉琢的,让两个年轻人一下子没了戒心。

    接过烟,年纪稍大的那位看了眼一旁同行的赵铁英和周淼等人,沉吟道:“车是厂里的,这轮胎得先拉回厂里去证明确实报废了,才能另做处理,这是规矩。”

    “这样啊,那打扰了。”周砚闻言略感失望,但想想也对,这年代一个轮胎可是贵重物品,哪能随便就处置了。

    小家伙也听懂了,有点小失望,但还是乖巧的冲着两个青年挥了挥手:“再见,大锅锅!”

    周砚他们骑上车准备走,那青年开口道:“我们厂就在那前边,你要不赶时间,可以跟我们去一趟,平时这些补不了的破轮胎也是要处理的,厂里还堆着几个,你可以去挑一个能用的。”

    “好啊!”周砚看了眼卡车前边贴的嘉华水泥厂通行证,眼睛一亮,没想到是水泥厂的车。

    “嘉华水泥厂知道不?”青年笑着问道。

    周砚点头:“知道,咱们嘉州最大的水泥厂,山牌水泥就是你们生产的嘛。”

    “你还知道山牌啊,行,我们先回去报道,你们跟着来就行,有孩子别跟太紧,全是灰。”青年把旧轮胎甩上车,笑着说道:“我叫江浩,到了你们在门卫室等我一会。”

    “要得。”周砚点头,他从做房子重建规划开始,就有在研究嘉州的建材市场,对本地的水泥厂肯定还是有所了解的。

    嘉华水泥厂历史颇为悠久,嘉州作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城市之一,市内分布着许多有着神秘代号的工厂。

    嘉华的水泥主要供应给这些工厂做建设,这两年也开始供应民用,价格不便宜。

    车子开走了,扬起漫天飞灰。

    等了一会,周砚他们方才跟上。

    老周同志脑子里装了地图,不怕找不到地方。

    转了两个路口,一个高耸入云的烟囱,吞吐着云雾,出现在视线中。

    巨大的筒仓表面斑驳,和周边的平房一对比,显得格外粗犷壮美。

    今天周日,水泥厂也休息,门卫室门口两个中年男人正在下象棋。

    周砚他们上前,把车停下,还没来得及报名字,江浩就滚着一个轮胎出来了。

    “江浩,弄个轮胎做啥?”一个门卫开口问道。

    “朋友拿回去给娃娃做秋千,来,老张,条子给你。”江浩摸出一张条子递给那门卫。

    门卫拿着条子仔细瞧了瞧,点头道:“行。”

    江浩把轮胎滚到周砚车前,笑着道:“这个行不?”

    “行!太行了。”周砚点头,这轮胎磨损严重,还有两个洞,但结构完整,拿来做秋千椅再合适不过了。

    “江浩同志,这轮胎多少钱?”周砚问道。

    “不用钱,送小姑娘了。”江浩笑道,抱起轮胎放到了周砚的车后座上,从背篼里拿了绳子,三两下就把它严严实实的绑在了后座上。

    “这怎么好意思……”周砚掏出钱包。

    “报废轮胎不值钱。”江浩把他的钱包按了回去,态度坚决,看着周沫沫笑道:“我女儿也这么大,上次我给她用轮胎做了个秋千,她可开心了。我三个月没回家了,看到她挺高兴。”

    周砚闻言也笑了,那这轮胎是送给周沫沫的,和他没太大关系。

    “那这包烟你必须拿着。”周砚从口袋里摸出一包烟,塞到江浩手里,“我叫周砚,在苏稽嘉州纺织厂门口开了个饭店,你要是送货路过,可以来吃个饭,我请客。”

    江浩看着周砚,笑着点头:“行,会头顺路一定来。”

    “谢谢大锅锅!”周沫沫高兴地喊道。
    第(2/3)页